本版导读
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乡村振兴开好局
文章字数:1,218
□本报记者 马工枚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年以来,云南为“三农”发展汇聚资源要素,把功夫下在农业现代化上,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让高原特色农业更“特”更“优”。
春节期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每一批鲜花的交易速度仅用时4至5秒,每天5小时左右的交易时间内能拍出500万枝鲜花。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大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的花卉消费市场仍处于增长趋势,从未来5年看,鲜切花仍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是建设云花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日前,云南首个农业领域的创新联合体——云南省花卉产业创新联合体组建,将对构建现代化云南花卉产业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连日来,元谋县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一派繁忙景象,上万吨番茄、西葫芦、黄瓜等有机果蔬正在打包,准备发往北京、上海等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1月以来,我们通过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共向全国发出果蔬运送车辆3473辆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55%;外销蔬菜6.8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10吨。”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国华介绍。
日前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明确,今后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是“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一条工作主线,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立足优势发展资源经济,做实“土”文章。云南省将立足多样性优势,充分挖掘特色种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土资源,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种业振兴。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开发乡土特色产品,发展农村电商、庭院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做足“特”文章。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突出地方特色,做好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一批产业基地、精品庄园、“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提升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云茶、云花、云咖、云果、云药材等特色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鼓励和支持认证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矩阵,不断提升“绿色云品”影响力。
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做优“产”文章。深入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在十亿元、百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农业企业,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含金量”和“硬实力”。实施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大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广泛应用,推动云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市场端为驱动,持续做好“四季云品·产地云南”宣传推介,筹备好茶博会、花博会,组织相关企业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目标市场进行产销对接,持续扩大高原特色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年以来,云南为“三农”发展汇聚资源要素,把功夫下在农业现代化上,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让高原特色农业更“特”更“优”。
春节期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每一批鲜花的交易速度仅用时4至5秒,每天5小时左右的交易时间内能拍出500万枝鲜花。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大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的花卉消费市场仍处于增长趋势,从未来5年看,鲜切花仍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是建设云花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日前,云南首个农业领域的创新联合体——云南省花卉产业创新联合体组建,将对构建现代化云南花卉产业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连日来,元谋县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一派繁忙景象,上万吨番茄、西葫芦、黄瓜等有机果蔬正在打包,准备发往北京、上海等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1月以来,我们通过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共向全国发出果蔬运送车辆3473辆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55%;外销蔬菜6.8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10吨。”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国华介绍。
日前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明确,今后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是“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一条工作主线,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立足优势发展资源经济,做实“土”文章。云南省将立足多样性优势,充分挖掘特色种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土资源,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种业振兴。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开发乡土特色产品,发展农村电商、庭院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做足“特”文章。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突出地方特色,做好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一批产业基地、精品庄园、“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提升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云茶、云花、云咖、云果、云药材等特色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鼓励和支持认证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矩阵,不断提升“绿色云品”影响力。
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做优“产”文章。深入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在十亿元、百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农业企业,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含金量”和“硬实力”。实施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大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广泛应用,推动云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市场端为驱动,持续做好“四季云品·产地云南”宣传推介,筹备好茶博会、花博会,组织相关企业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目标市场进行产销对接,持续扩大高原特色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发布日期: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