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年味里的秧歌
文章字数:1,446
  马晓燕(四川)
  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沸腾的宝鼎百里矿区一直沉浸在无边的喜庆氛围里,这喜悦的气氛来自矿区的秧歌队。
  矿区有很多支秧歌队,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一支秧歌表演队。秧歌队主要是过年给本单位职工家属表演,增添节日喜庆;到兄弟单位拜年演出,进行单位间美好友谊的传递;参加矿区春节会演或是秧歌比赛,展示本单位职工精神风貌和企业风采。秧歌队在矿区格外受重视,往往是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筹备和排练了。
  二十出头的那几年,我接连几次作为单位秧歌队的成员四处表演,既踩过高跷,也扭过“地蹦子”,心里甭提多美了。后来我到工会工作,负责组织秧歌队排练和表演,传承着深受矿区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
  秧歌队之间也充满了竞争。每到一个单位,领头的大卡车披红挂绿,犹如儿时看过的电影《大篷车》,车上坐的是秧歌队的灵魂人物——敲锣打鼓的,有实力的单位还有舞龙队、舞狮队。自然,秧歌扭得好,龙舞得棒,人们便会争相称赞,这个单位就会觉得脸上特有光,来年会更卖力地组织,在服装、道具、队形、人物造型等各方面创新,期待再博得个满堂彩。
  其实秧歌队之间的这种竞争是善意和谐的,图的是让辛苦一年的矿区百姓放松心情,过一个乐乐呵呵的年。对于每一支表演的秧歌队,无论精彩与否,善良的老百姓都会报以最真诚、最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秧歌队备受矿区十万职工家属的青睐,是矿区过年不可少的节日大餐和盛典。
  矿区秧歌队最红火当属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我还在念中学。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天天有秧歌看,什么跑旱船的、踩高跷的、白娘子、许仙等造型,妙趣横生。秧歌队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扭动着轻快上路。秧歌队中难度大些的当属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不仅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也美。但我最爱看的还是秧歌队中由几个年轻小伙儿扮成的老头子和老太婆,老头子手持笤帚或烟袋,老太婆有的是徒手,有的也持一杆长长的烟袋或棒槌。他们左扭扭、右晃晃,扭摆强烈,身段极为灵活,动作也很夸张。老头子一般是弓腿哈腰,老太婆腆腹仰首,一步三扭三探头,做甩烟袋、捋头发等动作,惹得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再看那两对跑旱船的,真个如同水上漂,扮成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船里那“大姑娘”忸怩作态。大伙正看得入了神的当儿,忽地从秧歌队的后面冲出一个头戴小黑帽,身穿大青布衫,脸上点着一颗如黄豆大的“黑痣”,手持一根棒槌气势汹汹的“刁老太婆”,三蹿两跳来到旱船跟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把大伙乐得前仰后合。
  往往是这场刚扭完,那支队伍又来了。大伙儿那个高兴、那个乐呵啊!扭秧歌多是在初一到十五的晚上,大球场灯光通通打亮,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周围灌木丛点缀着各色彩灯。这时,锣鼓声骤然响起,原本空荡荡的灯光球场转瞬便挤满了人。小孩子瞅准一个人缝,泥鳅般滑到最前方。我家那时离球场仅几分钟路程,在屋里听到热热闹闹的锣鼓声,放下手中碗筷,不顾父母的吆喝,飞奔着出了门去抢占有利地势,每次见到几辆彩车沿着公路缓缓驶来,我都激动万分。很多次,扭秧歌的队伍已经远去了,我仍久久不肯离去,望着远方出了神。常常是母亲强把我拽回家,但我的心仍长时间停留在那欢天喜地的气氛中。
  即使不过年,平素的矿区,各单位的小广场、文体活动中心、住宅小区、矿工俱乐部也都是歌舞欢腾的景象。大伙扭动着腰肢、舞动着红绸,轻快的步子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幻,扭啊扭,扭出自信,扭出激情,扭出风采,扭出矿区老百姓火红的日子和美好的未来。
发布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