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贵州省岑巩县:
中药材产值突破两亿元大关
文章字数:852
  近日,笔者从贵州省岑巩县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县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4.5万余亩,产值累计达2.66亿元。醒目的数据,无疑是当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吸纳村民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
  岑巩县山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特色中药材传统种植区。黄精、太子参、百合等20余个品种年累计产量可达1.9975万吨,品牌资源优势明显。
  “从2023年整体采收情况来看,产量可观,亩单产达到了879.96公斤,同比增速11.47%。”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家先介绍,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中药材发展规划要求,全县建有规模化种苗基地3个、约400亩,每年大概可供应中药材种苗1500万株。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中药材产业也面临着种苗繁育不规范,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岑巩县通过提升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繁供水平,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
  “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必经之路。”岑巩县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郑军说,该县在各乡镇都培育了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切实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产出质量,确保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基地+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示范带动,吸纳散户集中连片种植,促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同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扶持,提高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集中度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12月底,我县共计培育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1776户,其中合作社有14家,微企10家。”田家先介绍,全县既有种植又有加工的主体3家、纯加工的企业2家、家庭农场1家、种植大户33家,稳定利益联结农户128户,累计全年带动就业6840人。
  近年来,岑巩县以倾力打造“万亩特色中药材基地”为目标,以“规模发展、标准种植、加工增值、产销铺路”为思路,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黄精、太子参、百合、茯苓药材为主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有100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基地57个,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岑巩县不少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截至2023年12月底,产值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105.9%,同比增速5.9%。
  吴国明
发布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