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保障粮食安全 供销社这样发力
文章字数:3,028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连年增产的背后,有供销合作社人为夯实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供销集团围绕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所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在耕、种、管、收、烘、储、销等粮食产业链重点环节布局,在增产与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为端牢“中国饭碗”交出了一份“供销答卷”。
眼下,正值隆冬时节,中国供销集团围绕粮食产业链“后半程”服务,全力做好秋粮收储和化肥冬储工作,为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节粮减损 守好管好大国粮仓
做好粮食仓储工作,是提高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储存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寒冬时节,正是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最繁忙的时候。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一主两辅”成员企业之一,供销粮油公司在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粮食重点产区设立分公司,在全国设立粮食收储网点,正加紧开展收储工作,引导农户科学储粮,通过一系列便农、惠农的收储服务,降低储粮损耗。
在供销粮油四平公司门口,一辆辆满载水稻的运粮车正排队等待售粮。登记、扦样、检验、检斤、入库,各业务环节信息通过售粮人手里的“一卡通”来传递,农户可实现快速售粮,从进厂到出厂约一个小时,便能完成全套交粮流程。
“现在卖粮方便了,粮食收割完直接装车拉到公司储存,等到市场价格高、想要出售的时候,和公司一结算就完事儿了!”谈到供销粮油四平公司的收储服务,四平市长安村种粮大户王洪波频频点头称赞。
粮食仓储设施是粮食储备的重要容器,建设好粮食仓储设施,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21年,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支持下,中国供销集团投入“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助力供销粮油四平公司的优质粮食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建设。
如今,一座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国粮仓”拔地而起。“温度很重要,在储存期间,如果通风不及时、粮温过高或粮堆温差过大,会造成粮食的结露甚至霉变。”供销粮油四平公司副总经理王森向记者介绍,公司应用一系列先进适用的技术确保粮食降损。
一机在手,监控全仓。据王森介绍,平房仓内全面覆盖电子检温系统,外接远程监控,保管员可以通过手机端口及时了解储粮的温度、环境湿度和通风情况,随时随地监控粮情,制定相应的储粮策略。智能通风系统可以在不同季节设定适宜的粮食储存温度,自动控制门窗、风机开关可以对各个货位定时、定量通风。智能通风与电子检温系统相互配合,让粮库内温湿度调节更加精确、稳定,使库内每一个角落的粮食都能得到贴心的照料。此外,公司还应用国内领先的“内环流自动控温储粮技术”,让每一粒粮食都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
在科技赋能的加持下,供销粮油四平公司从粮食收储向粮食加工发力,开展就地加工,缩短中间环节,减少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我们引入年产3万吨大米加工生产线和包装线,配套成品库、原粮仓。”王森向记者展示了不同规格、包装的大米产品并表示,结合公司文化、伊通满族地域特色、粮食生长环境,目前成功注册了“社贡大米”“满韵七星”“吉甄”等多个品牌。
农资农服 打好粮食丰产基础
当下,在冬季农闲时节,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农服入户三冬暖,备战春耕护粮安”活动正在基层全面开展,春季防寒、病虫害水肥管理……针对不同作物的农业技术讲座有序进行。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至关重要。中农公司在粮食增产上“作文章”,从农资供应向土壤改良、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机收机种等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延伸。
进入玉米收获季,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镇大河湾村村民陈永苏喜迎丰收,但谈起种植历程,陈永苏直呼心情像坐“过山车”。2023年7月,陈永苏发现玉米苗生长缓慢,经过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的测土配肥,玉米苗逐渐恢复生长,亩产量同比提高了150多斤。在农机作业方面,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联合全区11家农机合作社成立农机联合社,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机收等服务。
据统计,2023年,中农公司累计服务耕地超1.1亿亩次,供应测土配方肥超105万吨。服务到田头的背后,得益于覆盖全国的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更得益于“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
在全国化肥生产区域中心湖北宜昌,一座占地100.87亩、总存储能力8万吨的中农(宜昌)云仓综合仓储物流中心,正成为化肥储备、转运的重要枢纽。这也是“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之一。
据介绍,中农(宜昌)云仓紧邻长江干线码头、318国道和紫云铁路专用线,也是中欧班列回运的一个重要站点,突出的区位优势为化肥转运带来更多便利。“湖北是我国磷肥两大主产地之一,我们可以通过长江水道线路,将湖北的磷肥运输到全国各地。”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输物流部副经理、中农云仓物流(宜昌)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善晟说。
此外,中农(宜昌)云仓集仓储物流配送、化肥进出口交易、原料肥交易于一体,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钾肥进口、周边复合肥生产企业提供了保障。该项目只是中农公司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放眼全国,1个万吨级码头、9条铁路专用线、14个农资生产基地、200余座加油站、120多家“中国农资·服务中心”以及遍布全国的2万余个农资经销服务网点,为中国供销集团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底气和信心。
产业协同 构筑粮食产业“一体化”
农资、农服、收储、加工……当前,中国供销集团粮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已然形成,趁势而上,加快粮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和持续创新,更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吉林地区,中农农服公司和供销粮油吉林公司协同开展的粮食收储业务可见一斑。自2022年开始,在中国供销集团的统筹指导下,中农农服公司将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马家店村102线北侧的粮食收储设施设备提供给供销粮油吉林公司进行玉米收储,并协同进行粮食的组织、保管、发运等工作。2022、2023两个年度,通过产业协同,双方累计完成近2万吨玉米收储任务。
2024年,供销粮油吉林公司与中农农服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协同力度。
“我们把中农公司的‘前端’优势和粮油公司的‘后端’优势嫁接到一起,以新的利益机制,把农民组织到一起,把服务‘三农’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服务‘三农’新模式。”王森介绍,去年以来,公司打造“龙头企业+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供销粮油四平公司为依托成立为农服务中心,以村党组织为依托成立为农服务站,以合作社和联合社为依托设立为农服务点,服务广大农户。同时,搭建农业专家咨询、生产资料采购、农业金融服务、农产品代收代储、农产品市场销售为主的为农服务“五个平台”。2024年,中农公司将加入到服务“三农”新模式中来,作为生产资料采购、土地种植与管理板块的负责主体更好促进农资销售业务的开展。
“中农公司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面向的是农户,粮油公司收粮面向的也是农户,我们有共同的客户群体,通过开展联合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中农公司旗下现代农业服务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姚德柱说。
“与中农公司联手,能够有效避免农资中间商加价和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给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优价产品。”王森告诉记者。
“选择好的种子和专业的农技指导是我们最大的需求。”对长安村村支书胡长江来说,由中农公司提供农资和指导,犹如吃下一颗“定心丸”。
唱好“粮食歌”,奏好协同曲。当前,推进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打造产业链共同体等举措,正为中国供销集团为农服务工作打开新局面。
据中华合作时报
近年来,中国供销集团围绕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所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在耕、种、管、收、烘、储、销等粮食产业链重点环节布局,在增产与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为端牢“中国饭碗”交出了一份“供销答卷”。
眼下,正值隆冬时节,中国供销集团围绕粮食产业链“后半程”服务,全力做好秋粮收储和化肥冬储工作,为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节粮减损 守好管好大国粮仓
做好粮食仓储工作,是提高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储存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寒冬时节,正是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最繁忙的时候。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一主两辅”成员企业之一,供销粮油公司在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粮食重点产区设立分公司,在全国设立粮食收储网点,正加紧开展收储工作,引导农户科学储粮,通过一系列便农、惠农的收储服务,降低储粮损耗。
在供销粮油四平公司门口,一辆辆满载水稻的运粮车正排队等待售粮。登记、扦样、检验、检斤、入库,各业务环节信息通过售粮人手里的“一卡通”来传递,农户可实现快速售粮,从进厂到出厂约一个小时,便能完成全套交粮流程。
“现在卖粮方便了,粮食收割完直接装车拉到公司储存,等到市场价格高、想要出售的时候,和公司一结算就完事儿了!”谈到供销粮油四平公司的收储服务,四平市长安村种粮大户王洪波频频点头称赞。
粮食仓储设施是粮食储备的重要容器,建设好粮食仓储设施,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21年,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支持下,中国供销集团投入“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助力供销粮油四平公司的优质粮食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建设。
如今,一座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国粮仓”拔地而起。“温度很重要,在储存期间,如果通风不及时、粮温过高或粮堆温差过大,会造成粮食的结露甚至霉变。”供销粮油四平公司副总经理王森向记者介绍,公司应用一系列先进适用的技术确保粮食降损。
一机在手,监控全仓。据王森介绍,平房仓内全面覆盖电子检温系统,外接远程监控,保管员可以通过手机端口及时了解储粮的温度、环境湿度和通风情况,随时随地监控粮情,制定相应的储粮策略。智能通风系统可以在不同季节设定适宜的粮食储存温度,自动控制门窗、风机开关可以对各个货位定时、定量通风。智能通风与电子检温系统相互配合,让粮库内温湿度调节更加精确、稳定,使库内每一个角落的粮食都能得到贴心的照料。此外,公司还应用国内领先的“内环流自动控温储粮技术”,让每一粒粮食都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
在科技赋能的加持下,供销粮油四平公司从粮食收储向粮食加工发力,开展就地加工,缩短中间环节,减少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我们引入年产3万吨大米加工生产线和包装线,配套成品库、原粮仓。”王森向记者展示了不同规格、包装的大米产品并表示,结合公司文化、伊通满族地域特色、粮食生长环境,目前成功注册了“社贡大米”“满韵七星”“吉甄”等多个品牌。
农资农服 打好粮食丰产基础
当下,在冬季农闲时节,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农服入户三冬暖,备战春耕护粮安”活动正在基层全面开展,春季防寒、病虫害水肥管理……针对不同作物的农业技术讲座有序进行。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至关重要。中农公司在粮食增产上“作文章”,从农资供应向土壤改良、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机收机种等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延伸。
进入玉米收获季,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镇大河湾村村民陈永苏喜迎丰收,但谈起种植历程,陈永苏直呼心情像坐“过山车”。2023年7月,陈永苏发现玉米苗生长缓慢,经过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的测土配肥,玉米苗逐渐恢复生长,亩产量同比提高了150多斤。在农机作业方面,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联合全区11家农机合作社成立农机联合社,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机收等服务。
据统计,2023年,中农公司累计服务耕地超1.1亿亩次,供应测土配方肥超105万吨。服务到田头的背后,得益于覆盖全国的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更得益于“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
在全国化肥生产区域中心湖北宜昌,一座占地100.87亩、总存储能力8万吨的中农(宜昌)云仓综合仓储物流中心,正成为化肥储备、转运的重要枢纽。这也是“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之一。
据介绍,中农(宜昌)云仓紧邻长江干线码头、318国道和紫云铁路专用线,也是中欧班列回运的一个重要站点,突出的区位优势为化肥转运带来更多便利。“湖北是我国磷肥两大主产地之一,我们可以通过长江水道线路,将湖北的磷肥运输到全国各地。”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输物流部副经理、中农云仓物流(宜昌)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善晟说。
此外,中农(宜昌)云仓集仓储物流配送、化肥进出口交易、原料肥交易于一体,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钾肥进口、周边复合肥生产企业提供了保障。该项目只是中农公司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放眼全国,1个万吨级码头、9条铁路专用线、14个农资生产基地、200余座加油站、120多家“中国农资·服务中心”以及遍布全国的2万余个农资经销服务网点,为中国供销集团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底气和信心。
产业协同 构筑粮食产业“一体化”
农资、农服、收储、加工……当前,中国供销集团粮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已然形成,趁势而上,加快粮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和持续创新,更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吉林地区,中农农服公司和供销粮油吉林公司协同开展的粮食收储业务可见一斑。自2022年开始,在中国供销集团的统筹指导下,中农农服公司将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马家店村102线北侧的粮食收储设施设备提供给供销粮油吉林公司进行玉米收储,并协同进行粮食的组织、保管、发运等工作。2022、2023两个年度,通过产业协同,双方累计完成近2万吨玉米收储任务。
2024年,供销粮油吉林公司与中农农服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协同力度。
“我们把中农公司的‘前端’优势和粮油公司的‘后端’优势嫁接到一起,以新的利益机制,把农民组织到一起,把服务‘三农’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服务‘三农’新模式。”王森介绍,去年以来,公司打造“龙头企业+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供销粮油四平公司为依托成立为农服务中心,以村党组织为依托成立为农服务站,以合作社和联合社为依托设立为农服务点,服务广大农户。同时,搭建农业专家咨询、生产资料采购、农业金融服务、农产品代收代储、农产品市场销售为主的为农服务“五个平台”。2024年,中农公司将加入到服务“三农”新模式中来,作为生产资料采购、土地种植与管理板块的负责主体更好促进农资销售业务的开展。
“中农公司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面向的是农户,粮油公司收粮面向的也是农户,我们有共同的客户群体,通过开展联合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中农公司旗下现代农业服务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姚德柱说。
“与中农公司联手,能够有效避免农资中间商加价和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给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优价产品。”王森告诉记者。
“选择好的种子和专业的农技指导是我们最大的需求。”对长安村村支书胡长江来说,由中农公司提供农资和指导,犹如吃下一颗“定心丸”。
唱好“粮食歌”,奏好协同曲。当前,推进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打造产业链共同体等举措,正为中国供销集团为农服务工作打开新局面。
据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日期: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