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走好“三社”融合共富路 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文章字数:2,445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供销社聚焦农业主体多元需求,立足雁江丘陵农业现状,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 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整合服务资源,做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雁江区供销社与丹山镇集体经济组织在丹山镇稻渔园区成立集水稻育秧、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的供销社(丹山)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服务中心由雁江区供销社领办的盛田栽培服务专业合作社和盛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和运营,目前共实现工厂化育秧1810亩。中心的集中育秧服务采用叠盘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技术等技术,可节约育秧成本60元/亩,降低育秧化肥投入15%,减少农药投入20%,采用无纺布覆盖代替传统农膜覆盖,大大减少了白色污染。
探索多元合作,培塑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采取“供销社+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1垣3”模式,由供销社和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并监督,专合社面向市场化运营,农户就近享受更优质、低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一方面供销社、集体经济组织和专合社可在投资经营中获得利润和分红;其次由供销社与集体经济组织引进业主流转土地,既可实现土地规模化、机械化操作,也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小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得到流转费,也可在基地务工取得报酬;中心还可为周边小农户提供更优质、更廉价的秧苗和社会化服务,有效降低种植成本。
创新订单方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雁江区供销社立足雁江农业种植习惯和资源禀赋,聚焦农业主体多元需求,紧扣省、市、区政策导向和农业主体需求,整合社企及就近各类农机资源20余台(套),主动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对接,通过“按需点单+定制订单”方式,面向全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采取耕、种、管、收“保姆式”全托管和“点单式”半托管方式进行农事服务,农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服务订单,专合社接单服务或主动上门宣传,对接镇村,集小单变大单,有效降低了服务价格。2023年为丹山镇村集体组织、丹山麦吉客、四川省棉麻集团丹山基地等农业主体机收小麦2030余亩,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15750余亩,其中工厂化育秧1800余亩、机收水稻和小麦15000余亩、机耕土地1500余亩。
发挥供销作用 推进“三社”融合发展
以“三社”融合新型基层供销社为龙头,整合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思路,搭建服务“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为目的,不断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完善功能、相互支持、融合发展。
“融”出真心产业基地,发展源头品质新活力。祥符镇供销社是雁江区供销社积极推行的“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模式,领办资阳市志超蔬菜等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层专合社的共同努力,建成标准化红薯产业园区1个,搭建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1个,注册“川雁”本土农产品品牌1个。2019年,祥符镇惠农供销社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引进该所研发的川紫薯新品种、新技术,着力提升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通过雁江区供销社引领、专合社带动、小农户参与,在祥符镇团碑村建成优质红薯种苗育苗繁育基地15亩,培育川紫6号、农薯9号、商薯19号等为主体的优质鲜食红薯育苗标准化基地15亩,育苗能力100万株,辐射盐亭、简阳、乐至、安岳等20余个县(市、区),带动5000余户农户发展优质红薯种植10000余亩,推动产业集约发展、规模种植,被评为省级红薯产业园标准化示范园区。
“融”出贴心服务模式,密切农民利益重实效。采取“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省农科院”的“三社一院”融合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功能、密切利益联结,构建以“1311”(建立1个基地、开展3种服务、注册1个品牌、完善1套利益分配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全程社会化为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红薯供销全产业链条,开展线上线下销售,以特色红薯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农资经销+技术指导+统防统治”和“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托管+综合服务”的运营模式,大力开展种苗繁育、农事服务、电商销售等多种形式经营,加强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采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入股保底分红等方式,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带动农户就近增收、一地多得。
“融”出同心电商平台,实现产销对接零距离。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加强与“九九果园”“鑫满园”“果园分”“它乡味道”(自贡市)的合作,创新“基层社+专合社+小农户+电商”发展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助推“资味”特色农产品销售。近年来,祥符镇惠农供销社通过自建电商销售平台和运营团队,在拼多多销售平台上,川雁旗舰店的销量长期占据红薯销量榜首。2023年线上线下销售红薯150万斤(其中线上销售80万斤),全年销售量300万斤。
雁江区供销社系统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探索“供销社+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融合的新路子,紧紧围绕健全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完善“三社”融合机制,提升为农服务新空间。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开展合作,通过“农资经销+技术指导+统防统治”和“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托管+综合服务”的运营模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村集体负责土地流转、组织劳动力,基层社负责保障农资供应、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种苗繁育、农事服务、电商销售等多种经营,按照农户实际需求提供“半托管+全程托”的“订单式”生产托管服务,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人才是关键、资金技术是保障、以销定产或转变销售方式是重点,采取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三社”综合服务能力,凸显“融合”核心。
下一步,雁江区供销社将更加积极地变“被动迎合”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渠道优势、村“两委”组织优势、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优势,强化服务融合要素,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发展体系,实现“三社”融合共建共赢。
发布日期: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