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朝天特色产业发展
一颗草莓铺就乡村致富路
文章字数:1,712
  □刘旭 本报记者 魏彪
  近日,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校场村草莓基地,虽然天气寒冷,但草莓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盎然,一个个大草莓,鲜红的、粉红的、粉白的……“这里有400多亩草莓,带动了1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该草莓基地负责人吴志成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参观草莓基地。
  据了解,该草莓基地是来自“草莓之乡”浙江省建德市的客商吴志成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的。“村民将不适合种粮的部分土地流转给基地,并在基地打工,年底基地拿出5%的纯利润分给农民。每年基地支付给农民打工、基地分工、土地流转的费用。”吴志成介绍,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023年6月,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在推广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之前,校场村就已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引导下,开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而把这些经验带到朝天的便是吴志成。2018年,他千里迢迢从东部城市建德来到秦巴山区朝天种植草莓,用一颗颗草莓铺就了乡村致富路。
  为什么选择在朝天发展草莓产业呢?吴志成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源于杭州与朝天的山海帮扶情缘。”
  当时,杭州市路桥区结对帮扶朝天,一路桥区在朝天挂职的干部了解到吴志成是浙江人,并在建德、成都等地已种植草莓20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于是便登门拜访。“希望我能把浙江的产业发展经验带到朝天,帮助群众致富。”吴志成想都没多想,直接一口就答应了,并在朝天建立东西部产业扶贫项目,“除了让农民挣工资外,还让群众学会自己闯市场。”
  2019年,吴志成开始在朝天寻找适合发展草莓产业的地方。“冬草莓品质好、价格高,且收获季节长达半年,刚好是普通草莓的空档期。朝天一些较高山区不适合种粮,但可以种冬草莓。”凭借多年的农业发展经验,吴志成将草莓基地选在了中子镇和两河口镇,并成立广元浙朝农业有限公司。
  然而草莓产业的发展并不是那么顺利,一开始就遇到了村民阻止。“这山里能发展啥子产业,可能是来骗取项目的。”“土地流转走了,我们村民吃啥子?”……各种质疑声传来,吴志成心里满是忐忑。后来,在帮扶干部和当地干部的努力下,一些村民才慢慢打消疑虑。
  为了让群众有收益、能放心,草莓产业通过“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构建与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从产业发展中分享更多的收益。让吴志成欣慰的是,当年9月份种植草莓,12月份就挂果上市。“平均亩产3500斤,产值700多万元!”吴志成说道。
  草莓挂果第一年,就实现了“开门红”,让之前一直不敢发展草莓产业的群众也看到希望、尝到了甜头。“我有2亩田租给公司种草莓,同时我可以在这里打工,每天有80元收入,不仅能学到种植技术,而且离家很近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校场村一组群众张定发说,“学好管护技术,自己也可以种植草莓,而且公司还帮忙销售呢!”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初,草莓正卖得“火热”,不料疫情来袭,一下就没了销路,这可急坏了吴志成。当时,在朝天的挂职干部和当地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帮忙打通销路,将草莓销往浙江、广元城区等地。“太感动了,让我发展产业更加有了信心。”吴志成感言,“一直以来,帮扶干部和当地干部积极主动上门服务,了解我们的销售情况,并积极解决一些道路设施、水电等问题。”
  吴志成目前已经发展草莓5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草莓1000余亩,共有草莓品种10余个。而且,在吴志成的带领下,当地不少农民快速掌握了草莓种植管理的基本要领。
  “你这批草莓苗没压好,下次要注意!”时常,吴志成就会来到中子镇黎明村,给草莓种植大户肖彩兰传授种植经验。“吴总把草莓种植经验带到了我们山沟沟里,教会了我们致富的方法。”肖彩兰满是感激地介绍,她种植草莓已有四年多时间,目前种植面积30余亩,发展品种3个,年收入10多万元。“能有今天,多亏了吴总呀!”肖彩兰感叹道。
  一个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吴志成看来,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20年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富于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念,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备、行之有效的机制方法和抓手载体,在乡村振兴中,值得朝天学习和借鉴。
发布日期: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