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超越世俗
文章字数:1,081
  陈利民
  酷爱文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以及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他是20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之一,是英语文学世界的现实主义巨擘。
  早些年,我在北碚西师读书的时候,在校园图书馆就虔诚地拜读了《月亮和六便士》。我惊叹毛姆写作语言技艺娴熟,敬佩擅长故事的布局和讲述。如今,我刚刚退休,便有闲暇时间来重温毛姆的经典名著。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衣食无忧的证券经纪人,他却在40岁时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跑到一个小岛上追求艺术,并最终在那里去世。
  1919年,毛姆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时已满45岁,正值他的创作巅峰时期。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欧洲迎来新秩序和新希望的时代。毛姆以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一部传奇故事。那时,高更已病故了10多年。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月亮”代表的是一个人理想中的生活,很美好,很纯洁,可望而不可即;“六便士”象征的是金钱社会和世俗生活,很平庸,很肮脏,令人望而生畏。
  要知道,作家毛姆创作小说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取舍,甚至有自己人生追求的宣言,这与作家生活阅历休戚相关。毛姆出生在巴黎,在他不满10岁之时,父母先后病故,成了孤儿的毛姆被送到英国伯父家中寄养,直到完成中学学业。1892年,他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医期间,接触到易卜生的新戏剧,爱上了戏剧创作。到1897年,他放弃为期五年的行医生涯,专心致志创作戏剧。他的行医生涯,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并走上了弃医从文之路。
  毛姆文学创作叙述的与高更绘画所表达的殊途同归,那就是“真正的真实”对于生命的重要性。高更也出生于巴黎,早年在海军服役,曾经又当过股票经纪人,收入不菲。后来,他痴迷印象主义绘画,追求自己内心真实创作呼唤,跑到南太平洋小岛寻找心灵的归宿,还娶了当地土著少女为妻。但最终穷困潦倒,客死他乡。据说,毛姆创作《月亮和六便士》时,也前往高更生活的小岛生活了一段时间。因此,换一个角度说,他的小说也是对高更大师的一种敬仰,一种缅怀。
  值得一提的是,毛姆曾经游历中国,并写了《在中国屏风上》游记,这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犹如拼贴画的文化散记中,他作为作家的艺术功底完全展现于跨文化视域的中国历史影像中,而他作为文化行者的历史智慧则呈现为西方文化书写的新历史叙事。
  作家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真实地表达,是毛姆毕生追求的信念和目的。他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告诉我们:要超越世俗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至真至美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重庆日报)
发布日期: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