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路途虽远 执行必达
—— 迟到15年的欠款终受偿
文章字数:908
  “法官,我愿意主动履行执行义务。”
  近日,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被执行人赖某现场将迟到的欠款归还申请执行人刘某,至此,这件跨越了15年的陈年旧案圆满执结。
  2009年1月,赖某向朋友刘某借款70万元并出具借条。赖某未按时归还借款,2012年1月,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赖某及其配偶庹某须向刘某归还借款70万元。判决生效后,赖某、庹某未按期履行付款义务,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陷入执行僵局 无奈终本
  2012年该执行案件立案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赖某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并全面排查被执行人名下财产,但在当时未发现赖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执行法官在对赖某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的同时,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紧盯财产线索 静待时机
  2015年5月,申请执行人刘某向执行法官提供被执行人赖某的财产线索,执行法官查明赖某有拆迁安置房待分配后立即向成都市凤凰山拆迁办送达执行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查封其名下拆迁安置房。由于产权办理尚需时日,而后执行法官分别于2018年、2021年对该房进行续封,同时密切关注涉案房屋的首次登记及办证进展。
   强“执”措施在前 先行一步
  2023年11月,执行法官确认涉案房屋符合首次登记及办证条件,故立即恢复案件执行程序,集约事务组随即深入现场,紧锣密鼓地对涉案房屋开展勘验评估、网络询价,张贴腾退公告等工作。
   多管齐下终破局 圆满执结
  2023年12月初,被执行人赖某主动联系申请执行人刘某,表示愿意归还欠款。
  是什么原因让被执行人在拖欠欠款近15年后选择主动履行呢?
  原来,本案在恢复执行后,执行法官立即冻结了赖某名下银行账户以及微信、支付宝内的相关资产,导致赖某生活极其不便。加之法院第一时间对涉案房屋进行现场勘验并张贴强制腾退公告,在一系列铁腕措施的威慑下,赖某“拖一拖”“看一看”的侥幸心理被完全打消了,最终迫使赖某主动表示愿意想办法归还欠款。
  经过协商,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案件终获执结。
  案件“终本”并不代表案件的结束,“终本案件”是人民法院对当前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法院会持续关注,不管过去多少年,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将会立即恢复执行程序,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权益。 
  程敏 白深
发布日期: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