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广元市苍溪县永宁镇桃花村副主任姜德兴:
脱贫户“变身”致富带头人
文章字数:1,759

  □蒲海波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永宁镇桃花村副主任姜德兴把一家小作坊做成了注册资本达300多万元的食品公司,从脱贫户“变身”为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专干,村民们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
  1998年,高中毕业的姜德兴怀揣着致富梦到千里之外的浙江省嘉兴市务工,在这里,他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盐菜加工,因为踏实肯干、爱学习钻研,他很快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他的母亲突然身患重病,孝顺的姜德兴毫不犹豫地辞职返乡,照顾母亲。当地政府得知姜德兴的实际困难和外出务工经历后,将他一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送来3000元创业资金,鼓励姜德兴就地创业、增收脱贫,并给予了许多政策上的优惠。于是他就在永宁场镇上开起了一家小超市,经营日常用品、农副产品和时令蔬菜,靠着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他的超市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短短四年时间,他还清了所有欠账,还有了积蓄。
  2016年的一天,一位老客户来到姜德兴的超市,想购买“土酸菜”无果而遗憾离开,这引起了姜德兴的注意,苍溪“土酸菜”作为本土特产,几乎家家都会做,为什么还要到超市来买呢?经过市场调研,姜德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商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庭已不愿意再花工夫去做“土酸菜”,很多人都选择购买做好的“土酸菜”。既然别人不愿意做,那我自己来做。因为在浙江务工时积攒了腌渍盐菜的经验,虽然品种不同,但工艺流程、制作原理相通,再加上“土酸菜”本就是苍溪传承多年的土特产,家家都有一整套制作经验,姜德兴的“土酸菜”很快制作成功,并在自家超市开始出售。由于姜德兴放弃萝卜缨等传统原料,而选用了口感鲜美、富含食物纤维的雪里蕻作为原料,姜家土酸菜的名气很快打响,周边乡镇乃至县城、广元城区餐馆、食品加工企业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他生产的土酸菜,姜德兴的土酸菜渐渐地供不应求。于是,姜德兴流转了近20亩土地,专门种植雪里蕻,为自己的土酸菜提供生产原料。当年,姜德兴生产销售“土酸菜”近16吨,年产值9万余元。
  “土酸菜”的畅销增添了他的信心,他开始不满足于这种小作坊式经营,决定扩大原料种植规模和生产规模。2018年,姜德兴流转本村土地63亩,成立了蔬菜合作社,注册“雪里蕻土酸菜”品牌,再次获得成功,当年生产销售“雪里蕻土酸菜”近60吨,年产值达到了30余万元。
  再战告捷,姜德兴决定再次扩大规模。2019年,姜德兴投资500万元,建起了3000余平方米的厂房、冷链保鲜库,采购了蔬菜加工流水线,准备用现代化机器生产代替人工制作。没想到,现实却给了姜德兴当头一棒,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第一批近30吨土酸菜因溃烂被全部倒掉。姜德兴对机器进行了反复调试,但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几百吨产品被白白倒掉,一下子损失了近200万元,这让姜德兴的热情瞬间跌到冰点。那一段时间,一度让他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天性不服输的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通过翻阅资料、请教专家、反复琢磨,最终找出了导致失败的原因,他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流程,终于在流水线上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土酸菜。2020年,他的流水线生产土酸菜300余吨,销售额近200万元。姜德兴的“雪里蕻土酸菜”也成了广元部分超市、食品销售企业的畅销品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己致富了,如何通过自己的土酸菜产业来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成为姜德兴思考的问题。他采取“农场+农户”的运作模式,对周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由自己为农户提供蔬菜种子,并无偿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周边100余户农户利用自家闲置土地为其种植雪里蕻,并统一回购,仅此一项为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同时他通过常年招用和季节用工等方式,每年解决周边农户就近就地就业20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如今雪里蕻在永宁镇已形成近500亩的种植规模,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姜德兴的家庭农场的带动。2023年,农场正式升级为广元丰沃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蔬菜的加工以及开发农副产品,日产雪里蕻土酸菜30000斤,年生产广元本土酸菜300吨,并建有容量300吨的保鲜库。
  从3000元起家,到如今年销售过百万元,姜德兴历经了如同他的“土酸菜”一样的别样人生。现在姜德兴又将目光盯上了苍溪名优农产品猕猴桃,“我今年又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海沃特品种猕猴桃近万株,三年后挂果,仅这一项,年产值就将过百万元。相信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会在农业生产这条路上越走越好,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裕。”
发布日期: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