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回收农膜“变废为宝”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文章字数:1,255
□张艾佳 本报记者 黄韬
农膜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今年以来,南充市顺庆区以“三分三统”为抓手,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减少农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切实做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废旧农膜“变废为宝”
连日来,在顺庆区渔溪镇长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忙着清理废旧农膜。
该合作社法人张小均在当地流转了180亩土地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需要增温保湿,农膜用量比较大。以前,每年蔬菜收获后,如何处理农膜就成了张小均的烦心事——随处飘散的废旧农膜不仅会影响乡村环境,残留在地里还会造成土壤污染。
张小均告诉记者,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增产增收作用,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废弃农膜已成农村“白色污染”的重要源头。废弃农膜不易分解腐烂,不但破坏土地结构、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差,还会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且污染很难消除。现在渔溪镇有了农膜回收点,废旧农膜“变废为宝”,在他看来,这在解决“农业垃圾”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我们每年的农膜用量达1吨,一般在收萝卜的时候就把废农膜回收起来,以前是当生活垃圾拉走,现在政府有扶持,5斤废膜能换1斤新膜,有2000斤废膜的话可以换到400斤的新膜,节约3000元成本。”张小均说道。
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上秤、对账、装车……顺庆区渔溪镇农膜回收中心异常热闹,前来“以旧换新”的农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将废弃农膜进行分类称重、登记结算。工作人员周强介绍,由于对农膜回收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村民积极性很高,四处收集废弃农膜,交到回收站点,兑换农资。
据了解,该中心配置有农膜回收机4台、打包机4台、运输车4辆,日回收农膜1吨左右,日处理农膜达15吨,可满足全区农膜回收集中处理打包需求。
“11月份以来,我们回收了4.2吨废旧农膜,这些农膜将由第三方公司转运到具有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我们再根据农膜回收登记台账上的名单发放新的加厚地膜。”周强表示,此举既大大提升了农民捡拾农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效整治了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问题。
据悉,顺庆区通过开展农膜覆盖源头减量化行动,因地制宜调减作物覆膜面积,改进耕作制度和农膜覆盖方式,推广加厚高强度农膜和全生物降解农膜,从源头减少农膜使用量。为推进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该区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通过加强培训指导、增设农膜回收网点、执法监管、减量替代等方式,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膜,及时开展农膜回收,切实减少农膜污染。
“我区按照三分三统的管理模式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三分’包括分区回收、分级管理、分类处置,‘三统’包括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运输,在该模式的运转下,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得到有力强化,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顺庆区农业农村局粮油经济作物股副股长冯恒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治理“白色污染”,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
农膜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今年以来,南充市顺庆区以“三分三统”为抓手,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减少农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切实做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废旧农膜“变废为宝”
连日来,在顺庆区渔溪镇长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忙着清理废旧农膜。
该合作社法人张小均在当地流转了180亩土地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需要增温保湿,农膜用量比较大。以前,每年蔬菜收获后,如何处理农膜就成了张小均的烦心事——随处飘散的废旧农膜不仅会影响乡村环境,残留在地里还会造成土壤污染。
张小均告诉记者,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增产增收作用,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废弃农膜已成农村“白色污染”的重要源头。废弃农膜不易分解腐烂,不但破坏土地结构、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差,还会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且污染很难消除。现在渔溪镇有了农膜回收点,废旧农膜“变废为宝”,在他看来,这在解决“农业垃圾”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我们每年的农膜用量达1吨,一般在收萝卜的时候就把废农膜回收起来,以前是当生活垃圾拉走,现在政府有扶持,5斤废膜能换1斤新膜,有2000斤废膜的话可以换到400斤的新膜,节约3000元成本。”张小均说道。
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上秤、对账、装车……顺庆区渔溪镇农膜回收中心异常热闹,前来“以旧换新”的农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将废弃农膜进行分类称重、登记结算。工作人员周强介绍,由于对农膜回收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村民积极性很高,四处收集废弃农膜,交到回收站点,兑换农资。
据了解,该中心配置有农膜回收机4台、打包机4台、运输车4辆,日回收农膜1吨左右,日处理农膜达15吨,可满足全区农膜回收集中处理打包需求。
“11月份以来,我们回收了4.2吨废旧农膜,这些农膜将由第三方公司转运到具有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我们再根据农膜回收登记台账上的名单发放新的加厚地膜。”周强表示,此举既大大提升了农民捡拾农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效整治了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问题。
据悉,顺庆区通过开展农膜覆盖源头减量化行动,因地制宜调减作物覆膜面积,改进耕作制度和农膜覆盖方式,推广加厚高强度农膜和全生物降解农膜,从源头减少农膜使用量。为推进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该区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通过加强培训指导、增设农膜回收网点、执法监管、减量替代等方式,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膜,及时开展农膜回收,切实减少农膜污染。
“我区按照三分三统的管理模式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三分’包括分区回收、分级管理、分类处置,‘三统’包括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运输,在该模式的运转下,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得到有力强化,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顺庆区农业农村局粮油经济作物股副股长冯恒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治理“白色污染”,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
发布日期: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