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本版导读

重庆市潼南区塘坝镇区、镇两级人大:
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争做耕地保护引领者
文章字数:952
    撂荒地翻耕播种

  为进一步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夯实粮食安全基础,重庆市潼南区塘坝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当前重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作为,切实融入到耕地保护工作全过程。
  塘坝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广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勘察,对每一块图斑进行认真研究分析,逐一整改、销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根据撂荒地复耕难易程度、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积极沟通商议,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方案及复耕方式;引导群众对现有撂荒耕地及时翻耕播种,对确实无人播种的土地,以撂荒地整治行动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攻坚,组织公益岗位、村社干部、党员群众及时种植当季农作物,积极汇聚力量到耕地保护中来。
  人大代表争做耕地保护的引领者,积极为发展产业提供服务。“今年,我发展稻田养虾、利用撂荒地种植粮油作物共200余亩,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为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组织农机翻耕土地、收割成熟的农作物,提高耕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帮助群众增收,大大提升了广大农户种粮积极性。”人大代表傅毅说。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田变良田。塘坝镇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票决出塘坝镇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整治高标准农田13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规划1000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石河堰1处,整治山洪点1处,整治提灌站1个,修复提灌站4个。人代会期间收到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的建议2件。塘坝镇人大代表开展接访问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活动1次,耕地保护和惠农政策宣传、农业技术宣传咨询服务活动3次,为深入实施“藏粮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人大贡献。
  塘坝镇结合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整治等项目开展撂荒地整治,大大改善了耕作条件,有利于解决土地碎片化、耕种难等问题,加快土地流转,提升土地效益。据统计,11月以来,该镇撂荒地整治1400余亩,非粮化整治近1000亩。下一步,塘坝镇人大将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督查工作,以督促改,不断强弱补短。开展耕地保护有关情况专题调研,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和宣传,推动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生命线,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通讯员 陈雪梅 特约记者 何军林
发布日期: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