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本版导读

以“林长+”推深做实“林长制” 打造林业生态建设平武样板
文章字数:1,576
  □本报记者 吕婕
  近年来,绵阳市平武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健全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制度,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推深做实林长制、创新实施“林长+”,全面提升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发展。
  健全“责任网” 推深做实“林长制”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王朗片区,护林员梁春平每天一大早就要背上行囊上山巡护。
  在平武,像梁春平这样的护林员有1086名,他们不仅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也是平武林长制体系的“神经末梢”。
  据介绍,2021年12月底,平武县全面设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林长,构建县级林长-乡镇林长-村(社区)林长的组织架构。平武县162个行政村,按照林区面积、护林任务等安排村级林长162名、监督员162名。
  平武县注重制度建设,相继印发林长制运行规则、林长巡林、工作督查考核等多项工作制度,全力保障林长制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推行林长巡林“三单一函”工作机制,有效压实各级林长责任。
  “除了通过建立纵向责任制体系压实责任,平武还建立横向体系联系协调。”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平武将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等部门设立为林长制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依照各自职责加强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全面落实林长制工作任务。
  凝聚“强合力” 奠定生态建设新格局
  为提升林长制治理效能,平武县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通过细化林长责任管理区域、明确各级林长工作职责等工作制度落实,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平武县在林长制推进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探索“林长垣”模式。建立“林长垣警长垣检察长”协作机制,成立熊猫家园基层警务工作站和检察联络站,完善涉林草案件行刑衔接、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常态化司法护航机制,推动林长制制度优势及审判机关职能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立“林长垣社会公益组织”联动机制,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桃花源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组建民间公益巡护队,共同负责区域内森林、野生动植物等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促进林长责任建设与公益保护模式有效衔接……通过高效联合多方力量,推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绿色资源的强大合力。
  此外,平武县还在探索更多模式的“林长+”,“林长+科技”就是其中之一,以往全靠护林员上山巡护,现在有了无人机飞巡、大数据平台等先进技术,大大提升了巡护效率。据了解,近年来,平武县大力推广使用无人机、野外实时监测点、大数据平台、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监测预警“智能化、精准化”,进一步抓好了林业有害生物日常监测工作。
  聚焦“新产业” 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
  “平武有近80%的森林覆盖率,养蜂条件得天独厚,大森林里面有很多蜜源植物。”近日,在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养蜂人张玉波正在一边查看蜜蜂生长情况,一边向前来购买蜂蜜的游客介绍。
  近年来,木皮藏族乡依托林长制改革,培育“林长+中蜂养殖”等产业发展,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真正实现林农“靠山吃山”。
  同样,转换发展思路的还有平武县高村乡。高村乡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科学发展“林长+产业”,加速“两山”转换推动经济绿色发展。通过对上争取、对外招商等方式引进培育各类企业,并积极协调解决各种基础配套,包括地、水、电、路等。
  目前,高村乡有天麻、核桃、芍药、雷竹等产业3000余亩,平武中蜂4000盒,大红公鸡10000只,产量产值超过1500万元。同时,高村乡通过多渠道宣传推介、联系各类外销途径,打响老河沟品牌,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通过创新建立“林长垣产业”互惠机制,平武县充分发挥林业大县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林业产业新业态,全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和国家储备林,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三木药材、林下经济等重点林业产业,持续壮大“林旅+康养”“文旅+康养”等。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平武县林业一产产值达3.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1%。
发布日期: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