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王二哥歪传》谐说人间真情
文章字数:1,471

  杨红英(四川)
  翻开《王二哥歪传》,发现这部33万字的四川方言长篇小说就是曾经风靡大西南的《生活麻辣烫》的剧本,若有机会拍成连续剧,定会吸粉无数。那么,这部小说到底有什么特色呢?合上书本,静心揣摩,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运用有声有色的方言,让故事充满趣味。在现代社会,当阅读已成为一种奢侈时,要靠文字吸引读者,必须有独门功夫。《王二哥歪传》的秘诀就是通过方言土话,让文字自己活起来鲜起来,让读者看到就仿佛听到,听到就仿佛尝到。
  “王二哥还可以时不时溜到一边偷奸耍滑打垮垮,梭边边跟半边的人摆哈子龙门阵,吐几叭口水,随便吹牛叭两支烟耍耍,清闲清闲。”像开头这么一句话,意思本来很简单,但是通过“打垮垮”“梭边边”这些方言的运用,还有“吐几叭口水”这类细节的突出,简直就像电影镜头把普通人普通的生活场面完美呈现。
  至于“忙得打屁都不成个数”“猫抓蓑衣——脱不到爪爪”这些市井俚语、民间俗语或口头玩笑话在文中更是不计其数,随处可见,简直就像一部四川方言字典。这些语言,读起来不仅亲切,让人自然而然发笑,还让人由衷地感到方言的魅力和价值。
  其次是通过有盐有味的情节,让故事十分真实。幺爸要回乡种菜时,“他站起来在客厅中走来走去,不住地用手敲敲脑壳,还时不时停下来眼睛看着窗外,呆呆地一言不发”,这样的细节充分勾勒出一个农村老人面对剪不断的乡愁时那份浓情深意,可谓真实得让人慨叹。此外,迁户口的风波、开店子的起伏、考驾照的曲折、杨三花免费旅游买相因等种种情节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琐事,最多是柴米油盐的一日三餐加酱醋茶的适当调味,可以说没有一件步入离奇古怪,没有一件牵涉恩怨情仇,但通过起起伏伏的情节波折,出人意料的穿插,巧妙多变的悬念,让小说如街边小馆子烹制的菜肴般有盐有味,看起来普普通通,吃起来却舒舒服服,下肚后还让人回味不已。
  最后是通过有板有眼的人物,让主题充满阳光。杨三花精明能干、能说会道,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典型的川妹子、辣妹子。她一句“回来再找你算账”足以让王二哥“呆呆好几秒”,见面则“心里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只得赶快“小跑”“拿拖鞋”“屁颠屁颠”放包包来献殷勤。几个动作、一番折腾下来王二哥作为一个“耙耳朵”丈夫的形象便活灵活现了。其实,不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人们很难理解这种夫妻档,甚至有人会误以为这是阴阳颠倒的大坏事。看了《王二哥歪传》才会发现,王二哥的“耙”并不是软,更不是弱,反而是对妻子的呵护、尊重和理解。而杨三花的“辣”也不是凶,更不是狠,而是对丈夫的约束、逗趣和爱恋。正是这对相依相存、妇唱夫随的奇葩,才会创造出种种生活的奇迹:开淘宝店风生水起、养宠物狗趣味百生、嫁女儿风风光光……总之看似简简单单、平凡无味的小日子,通过王二哥和杨三花不推卸、不妥协,积极主动把生活的责任扛在肩上的态度,两位主角的演绎才如此有板有眼,每一天才会阳光明媚。这不,连宠物狗妞妞在他们家都能做一个幸福的妈妈,谁还会说“辣妹子”与“耙耳朵”的结合是一个错误?
  叙事模式采用民间“说话”风格,语言的通俗易懂,故事的曲折生动,描写的准确有力,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百态,作为当时社会的大缩影、万花筒、活写真等方面,《王二哥歪传》里面的故事虽不全是欢天喜地、快乐自在,但文中人物的每一天都是向上向善的,每一件事最终都是圆满的。小人物能获得幸福人生,小日子能过得有滋有味,如此人间怎不值得?如此时代怎不珍惜?
  那么,说是“歪传”,看来只是作者故意“戏说”,实质是要用诙谐搞笑的手法为普通的王二哥来一部可爱的“正传”,为这快乐的人间来一份真诚的记录。
发布日期: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