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到2025年 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超千个
文章字数:2,371
10月7日,四川省阆中市柏垭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多台收割机在忙碌作业收获水稻。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柏垭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面积约1万亩,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种、管理和收获,“两季田”均已建成“吨粮田”。 特约记者 王玉贵 摄
本报讯(记者 胡斌)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牵引和重要支撑作用,四川省日前印发《“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了解,《行动方案》将按照“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总体布局,坚持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突出新建与提质并重、示范与带动并举,“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开发,分级分类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发展方式绿色、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引领构建“川字号”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建设目标上,《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350个、市级63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县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000个。
到2027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00个以上,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20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乡镇县级以上园区全覆盖。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更加优化,主导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联农带农和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凸显。
根据《行动方案》要求,将根据《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等建设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形成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张图”“一盘棋”。
围绕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协同发展,在沿线、沿江、沿界规划布局一批园区。围绕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原区等“五区”重点产业,新建一批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园区,提升一批经作等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园区,改造一批生猪等畜禽水产养殖生态健康园区,实现园区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布局,高水平建设一批粮食、经作、畜牧、水产类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带、集带成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内部应当合理布局种养基地、加工物流、科技研发、服务支撑等功能板块。
据了解,围绕做大做强粮油、经作、畜禽、水产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聚焦解决园区建设水平不高、辐射带动不强、助农增收不明显等问题,《行动方案》将围绕七大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整体水平,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推进种养基地提升,建设稳产保供功能区。聚焦推动种养基地高水平建设,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提高粮油、粮经复合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率先将园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吨粮田”粮油基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经济作物高质高效基地等。
推进加工提级扩能,建设转化增值引领区。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内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5%以上。引育一批国省级龙头企业,选育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在县域集中布局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推动园区种养基地与龙头企业、中央厨房、餐饮企业等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大力发展预制菜、调味品、精制茶等,进一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进农业品牌重塑,建设质量强农引导区。聚焦质量提升、品牌溢价,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以“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全面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全面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品牌”,加快孵化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绿色发展先导区。聚焦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省级以上经济作物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60%以上,养殖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90%以上。
推进技术装备升级,建设科技成果展示区。聚焦科技赋智赋能、现代装备降本增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强化种业的支撑作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农业中试生产线(中试基地)、高端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鼓励采取成果转化、股权期权、投资入股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把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站”和“样板区”。
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建设融合发展样板区。聚焦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文创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一批农产品电商直播直销、定制生产基地,推动农产品入驻大型电商平台。搭建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众创空间,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入乡创新创业,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入园创业。做深做实产村融合,统筹推进农业园区和乡村建设,率先在农业园区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促进产村一体、城乡融合,实现宜居宜业。
推进联农带农益农,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聚焦园区共建共享、联农带农,建立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订单生产、入园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农等模式,构建农户与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利益联结机制。
本报讯(记者 胡斌)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牵引和重要支撑作用,四川省日前印发《“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了解,《行动方案》将按照“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总体布局,坚持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突出新建与提质并重、示范与带动并举,“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开发,分级分类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发展方式绿色、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引领构建“川字号”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建设目标上,《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350个、市级63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县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000个。
到2027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00个以上,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20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乡镇县级以上园区全覆盖。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更加优化,主导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联农带农和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凸显。
根据《行动方案》要求,将根据《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等建设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形成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张图”“一盘棋”。
围绕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协同发展,在沿线、沿江、沿界规划布局一批园区。围绕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原区等“五区”重点产业,新建一批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园区,提升一批经作等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园区,改造一批生猪等畜禽水产养殖生态健康园区,实现园区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布局,高水平建设一批粮食、经作、畜牧、水产类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带、集带成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内部应当合理布局种养基地、加工物流、科技研发、服务支撑等功能板块。
据了解,围绕做大做强粮油、经作、畜禽、水产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聚焦解决园区建设水平不高、辐射带动不强、助农增收不明显等问题,《行动方案》将围绕七大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整体水平,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推进种养基地提升,建设稳产保供功能区。聚焦推动种养基地高水平建设,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提高粮油、粮经复合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率先将园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吨粮田”粮油基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经济作物高质高效基地等。
推进加工提级扩能,建设转化增值引领区。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内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5%以上。引育一批国省级龙头企业,选育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在县域集中布局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推动园区种养基地与龙头企业、中央厨房、餐饮企业等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大力发展预制菜、调味品、精制茶等,进一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进农业品牌重塑,建设质量强农引导区。聚焦质量提升、品牌溢价,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以“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全面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全面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品牌”,加快孵化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绿色发展先导区。聚焦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省级以上经济作物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60%以上,养殖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90%以上。
推进技术装备升级,建设科技成果展示区。聚焦科技赋智赋能、现代装备降本增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强化种业的支撑作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农业中试生产线(中试基地)、高端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鼓励采取成果转化、股权期权、投资入股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把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站”和“样板区”。
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建设融合发展样板区。聚焦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文创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一批农产品电商直播直销、定制生产基地,推动农产品入驻大型电商平台。搭建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众创空间,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入乡创新创业,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入园创业。做深做实产村融合,统筹推进农业园区和乡村建设,率先在农业园区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促进产村一体、城乡融合,实现宜居宜业。
推进联农带农益农,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聚焦园区共建共享、联农带农,建立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订单生产、入园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农等模式,构建农户与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利益联结机制。
发布日期: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