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描摹乡土风物的淋漓画卷
—— 周依春散文集《一江春水》序
文章字数:3,105
  伍立杨(四川成都)
  遂宁,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门户枢纽,缘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当前正加快推进“筑三城、兴三都”战略发展部署,意在加速升腾“成渝之星”。作为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遂宁大地时时处处都涌动着城乡建设的滚滚春潮,一片生机蓬勃、日新月异景象,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021-2022年间,现任乐山农商银行高管的周依春先生,曾在遂宁农商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为时虽不到两年,却亲眼见证了遂宁的山川风物,遂宁人的和善包容。感怀于这份难得的相遇,“为了让那些零散的文字有个归宿,更是为了留存那一段美好的记忆”,在繁忙的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之余,勤于笔耕写作的依春先生,决定将在这段时期所写的文字,结集为书稿《一江春水》出版面世,以存鸿爪雪泥,兼作怀人忆往。此前,勤于笔耕著述的他,已相继有工作文集《山路十八弯》,散文集《岁月留痕》《流淌的心曲》等多部著作付梓行世,而且还荣获了中国金融文学界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金融文学奖。
  《一江春水》收录依春先生近作散文随笔四十五篇。其体裁形制,涉及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形式多样,观点鲜明,意趣盎然,各具特色,可见作者驾驭创作不同体裁的高超能力,更见其做人做事的品格和风格。
  书稿划分为四辑,每辑命名各有妙义胜谛,蕴藏深刻内涵。
  第一辑“饮水思源”,意在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依春先生是一位不忘初心使命的人。《搭便车》既记录了他学生时代的“行路难”,又反映了他参加工作后同家乡人民一道,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农村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对军装的情谊》《中秋记忆》《订票》《春节祭祖》使自己尊老爱幼、感恩怀旧的心理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跃然纸上,令人回味动容。《重回少年》看到儿子的毕业晚会,仿佛自己一下子也回到了少年时代,而《大巴山的说春人》《远去的报刊邮亭》这些即将失缺的“宝贝”,他又不得不从岁月的长河中去打捞并加以封存。
  第二辑“润泽一方”,表达对一方水土和地理风物的钟情与奉献。他乡即故乡,每辗转一处他就深爱着一处,依春先生是一位吃苦奉献的人。他在《涪江春色》中这样写道:涪江的春风是和煦的;涪江的春雨是和顺的;涪江的春光是明媚的;涪江的春水是至情的;涪江的人民是至善的……然而,人们并未沉醉于大好的涪江春色,而是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时时刻刻拼搏着热烈,奋斗着激情。《川中十里白芷香》《幸福海龙村》把农商银行在支持产业振兴和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三大银行”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彰显了“四川农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的良好形象。《赶考的心态》《2021,我一直在追梦路上》又是他以文学的方式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另一种呈现,让人在文字中感悟工作的乐趣。
  第三辑“心静如水”,提炼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人生感悟、心得,以及相关经验之谈,足资启迪读者,以为他山之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依春先生是一位勤学善思的人。《人生需答“三类题”》《我爱“学习强国”》《每一个人都了不起》是他在工作生活实践中的真实体会和感悟,能够吐露心声,以文示人,旨在免走“弯路”。《同样是一记耳光》《“痛心”与“暖心”》则是透过一件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让人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不同结果,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认知和增强净化社会的责任意识。《疫中散记(三则)》既是对那段特殊时期的工作生活记录,又是对个别社会现象的揭示,以及个别人对人性的宣泄,此乃人之常情也!
  第四辑“跋山涉水”,以游记文字居多,开启红色之旅、观览山水人文、探访遗存史迹,间亦发作感慨憬悟。凡集中篇章,俱能言之有物、刻画生动,不落空泛虚无,可窥见作者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扎实学风和文风。寄情于景,以物咏志,依春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穿越长征路》中,“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红军长征创下了中国革命的“六个最”,可见中国革命成功之不易,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和铭记。他对山川风物、人文地理无不钟爱有加,陈子昂读书台、灵泉寺、巴城的白塔山等一批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都成为表达情感、抒发志向的最好方式。
  依春先生现为中国金融作协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好读书、喜写作,本色是文人书生。于繁忙的金融管理工作之余,夜间一盏青灯、数卷书册作伴,锐意于散文等文学创作,乐此不疲,勤勉有加。他善于从身边所习闻常见的点滴小事,去生发延展开来,以其慧眼灵心,去体察敏悟生活中的真谛妙趣。
  其散文写作与报告文学比翼齐飞,且皆有较高创作成就,实属难得。散文固不必论,即如描写川中白芷、彝族刺绣、井研柑橘、郎酒庄园、幸福海龙村的诸篇报告文学作品,细致描绘其产业构造、发展前景,兼及共同富裕主题,为当代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鼓与呼,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显见作者一片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不难窥见其当下书生报国的心路历程。
  依春先生由一名毫无背景的普通教师子弟,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奋发努力,工作岗位从乡镇信用社到区县联社、市级农商银行,个人也逐步成长历练为业务能手、高层管理,一路走来,艰苦备尝,却也感悟良多,收获丰硕。其主业和业余的触角,竟又跨越金融业务、金融管理和文学创作等领域,皆能卓有成就、业绩斐然,良非易事。
  文以载道,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在阅读这部书稿时,令笔者脑海中不时浮现出以上感想。尤为难得的是,依春先生文笔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细腻,叙说明白晓畅,不枝不蔓,如话家常、品清茗,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近人,宛如春风拂面,有温煦怡人之感。
  乡土风物的描述,在依春先生的作品集中,占有相当比例,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笔下的景物多为生活实景,其描写范围触及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物事,且赋予它们以生命情韵。有的皆用顺写,工细入妙。有的以正面还题,真如化工肖物。
  景物活、意境活,炼字既精,炼意更精,也即景物搬到纸上仍具另一种动感,同时思维的动感也与之同在,故能相得益彰。其所蕴含的生活、人生哲理,具有辩证法的精义在其中。依春先生是以智者对于生活细部的捕捉,表现正大的情怀。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文章或朴实无华、或凝重厚实、或灵巧秀气、或含蓄蕴藉……但都富有浓郁的乡土情调和地域色彩,或隐或显含有原生态的自然生命力,那种不屈、坚韧、顽强、乐观的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
  有描绘,也有考略;有记叙,也有实录;有打捞,也有梳理;有钩沉,也有探秘;有抒情,也有田野调查……总之是以满腔的激情和挚爱来赞美故土、颂赞故土、记录故土、抒写故土,绘就了一幅幅充满乡情、亲情、风情的乡土画卷。既是酣畅淋漓的真情流露,更是娓娓道来的深情表达。作者叙述着与乡土深厚的渊源,其文字深受川中雄奇山川的无声的滋养。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万物的美感其实是人的情感体现,乡土历史、地理亦然。在作者的笔下,因为情感和挚爱的深度注入,不仅生动传神,更有了温度和生命,甚至可以清晰感受到它的惊奇和痛痒。
  掩卷凝思,漫漶隐约的字句,在纸上浮现起来,不惊不诧,灵妙大方,水墨淋漓的,像是古艳的流水音。宁静、生机盎然,而又深邃——
  “不知何时,一粒丝瓜籽掉进了老屋阶沿上的石缝里。慢慢地,这粒丝瓜籽伸出两片嫩芽,冲破石板的阻拦,从石缝中冒了出来。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存,我惊叹种子的力量,更赞美生命的顽强。”
  2023年9月成都
  作者简介:
  伍立杨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1911》《民国幕僚史话》《潜龙在渊-章太炎传》《铁血黄花》等作品三十余部。曾任海南省第四届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
发布日期: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