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扩增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学有优育”美好期盼
文章字数:1,586
□刘亚蓉 本报记者 赵蝶 文/图
从低矮的平房、破旧的板凳到崭新靓丽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从以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到多媒体电子课件网络教学,从泥泞的操场到色彩斑斓的塑胶跑道……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70年来,黑水县的教育在祖国建设的宏伟浪潮中急流勇进,与黑水日新月异的发展同频共振,同百姓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相向而行,历经70年风雨阳光的黑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差异到均衡,黑水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努力实现了让农牧民子女在“有学上、都上学”的基础上向“上好学”逐步迈进……
把时光拉回1954年,黑水县创办了第一所小学——维古民族小学校,结束了黑水地区无学校教育的历史。“当时的学校不按学生年龄设教学班2个,配备教师2名,设语文、算数、体育、音乐四门教学课程,教学条件极其艰苦,教学设施极其简单。教师上课无教具,黑板仅为木板刷上黑色墨汁,座椅是木头削成木板后钉成的,仅有的体育设施篮球架是木头柱子绑上竹筐制成的,音乐课只能是教唱歌曲。”当时学校的第一批学生柯木姐说。
时光流转,如今的黑水,全县共有41所学校,其中,高中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单设幼儿园5所、附设幼儿园(班)7个,村级幼儿教学点18个,专任教师577人,学生3415人,高中263人、初中789人、小学1675人、学前688人(包括单设幼儿园、附设幼儿园、村级幼儿教学点)。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从2011年全县第一所农村幼儿园——双溜索乡中心幼儿园的开办,到2020年四所普惠性公建民营幼儿园的引进,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机制逐步建立,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等问题逐步解决,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师资共用、科研互动的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从2011年的40.78%提升到2023年的93.04%,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一所幼儿园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一所幼儿园正在申报创建州级示范幼儿园。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1994年普及初等教育到200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2017年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到2021年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黑水县教育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转变。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际差异系数小学为0.45,初中为0。70年来,全县创建省级文明校园1所,州级文明校园3所,县级文明校园9所;创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所、先进学校7所;创建州级寄宿制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6所。
高中教育多元特色发展
紧紧抓住中组部牵头实施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阶段学校“组团式”帮扶工作契机,引进东部和内地教育先行地区优秀管理团队、教师团队,探索构建了以“文化为基础、艺体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发展新模式,2023年,黑水县就读学生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1人,上线率达到14.9%,较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艺体考生专业上线人数达到17人,创历史新高。
70年来,黑水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差异到均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黑水教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强化教育保障,着力优化布局结构,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黑水县正在逐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元特色发展的教育格局,让“一校一特色、校校有品牌”成为主打招牌。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下一步,黑水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将继续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抓手,围绕“党建引领作风硬,能力提升队伍强,立德树人夯根基,质量提升上台阶”的教育总体发展目标,以“两抓两带”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推动、以目标绩效考核为支撑、以规范高效管理为保障,切实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增强学校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家门口教育的满意度,奋力推进黑水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