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盐源的月色
文章字数:1,719
  陈春海(四川凉山)
  盐源县地处川西南山区,在我的心目中,盐源的月亮是最大、最圆、最亮的,月色也是最美的。
  盐源的月色之美,在古代就很有名。在清道光《盐源县志》一书中,就有一首赞美盐源月色的诗:夜色佳以月,月在水逾佳。上下空明间,清华孰与偕。金波既潋滟,一湾如银揩。曲曲洗云影,皎洁澄心怀。诗中所描绘的是盐源古代八景之干海白洁河和月亮坝的“银湾夜月”。
  据清道光《盐源县志》记载:“县西北,北鸠村之下,群流所合,河势回入带,随岸图折,波平如砥;秋潦既净,一望作如烂;银色月明之夕,更皎然琉璃世界。土语:有月亮坝之称。”
  在盐源人眼里,盐源的月色是最美的,美得让人流连,令人陶醉。
  每到月初,当夜幕快要降临时,一弯新月像一叶翘着尖尖船头的小舟,早早地在宛如静湖一样的天空中缓缓划行。在隐隐的月色之下,蔚蓝的天空中繁星点点,点点繁星在遥远的天际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横跨星空的那条乳白色的天河,伴着秋日的夜晚,从东北向南横跨天空,好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激流,一泻千里,让人顿生许多遐思。
  每到月圆的时候,一轮玉盘似的圆月从对面的山那边爬上山顶,冉冉升上天空。霎时,月光如流水般一泻千里,静静地泻在盐源坝子的山间、河流、田野和村庄。皓月当空,月朗星稀,山川、田野和村庄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霎时,整个盐源坝子变成“皎然琉璃世界”,宛若一首优美的朦胧诗。
  如诗如画的月色,使盐源人特别喜欢月亮,在老人们心里,月亮更是神奇和神圣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经常缠着母亲给我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都是当年爷爷、奶奶讲给父亲和母亲听的,现在,母亲又将爷爷、奶奶讲的这些故事复制过来,讲给我听。
  听父亲和母亲讲,爷爷、奶奶年轻时住在一个贫瘠的小山沟里,靠几亩贫瘠的山地维持生活。那时每到秋收季节,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都会在白天先从地里把苞谷棒子掰回家,倒在自家院子里,晚上借着月色,在院子里剥苞谷棒子。明月当空,缕缕轻柔的月光洒满院子,在轻柔明净的月光下,我爷爷、奶奶就会边剥苞谷棒子,边指着天上的明月,津津有味地给围坐在苞谷棒子边剥苞谷棒子的父亲、母亲、幺爸和姑姑们讲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母亲给我讲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每次听母亲讲完这个故事,我都会天真地想,要是我也能找到故事里所说的仙药,能够飞到月宫里走一走,亲眼看看这棵桂花树,在桂花树下能够遇到吴刚、玉兔和嫦娥,该多好啊。可是,每次我都会感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望,只好望着天上的这轮神奇的月亮,浮想联翩地想着母亲讲的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及向往,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嫦娥奔月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在我的童年时代,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电灯,每到盛夏时节,忙了一天的老老少少,都喜欢趁着月色,到村子里的公路两边纳凉。那时虽然村子中间有一条宽阔的公路,但是过往的车子却很少,所以,公路两旁成为村里人纳凉的最佳去处。每到夏末秋初,天空就会变得更加清朗深邃。初秋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故乡的每一个村庄。皓月当空,月色溶溶;村庄里蛐蛐低吟,田野间蛙声如潮。皎洁的月光如音符般从天空中轻轻滑落下来,落在地上和纳凉的村民身上。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旱烟杆,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津津有味地拉着家常,话着桑麻。小孩们则喜欢借着月色,在生产队场坝里的谷堆里捉迷藏,在场坝里的空地上做老鹰叼小鸡和丢手绢等游戏。“丢手绢,丢手绢,轻轻丢在小朋友的后边,不呀不呀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伴着这些儿歌,在洒满月光的多少个夜晚,不知留下盐源人多少美好的记忆和多少童年快乐的回忆。
  岁月如秋天的落叶,在旧印与新印的重叠下,从童年到成年,再从成年到老年……年复一年,一层层,一叠叠印在盐源人的记忆里。如今盐源的月亮依旧还是那么的大,那么的圆,那么的亮,盐源的月色依旧还是那么的美不胜收。
  月是故乡明。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我想,如果季羡林先生能有机会来到我的故乡——盐源县,现场观赏一下盐源的月亮,感受一下盐源的月色,未免会是别有一番风味,也会啧啧称赞吧。
发布日期: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