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四川省绵竹市:
找准“支点”发好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字数:1,466

  本报讯(张娟 尹翔 记者 李鹏飞 文/图)近日,记者从四川绵竹市获悉,绵竹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找准“支点”,全面发力,以实际行动推动绵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眼下,在绵竹市沿山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板桥基地内,上千亩猕猴桃丰收在即,四川山牧农业公司总经理陈元汉正在查看果实长势,几名工人在忙着修剪枝叶。“通过前期的悉心管护,今年的挂果数量、品质均好于往年。”陈元汉说,目前已有不少客户提前订购猕猴桃,届时会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绵竹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深化科技服务、强化平台建设,助推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和农业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陈元汉表示,猕猴桃丰产的背后,除了农户们的精心种养,还要感谢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绵竹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现代化的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这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我们这群‘新农人’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陈元汉说,他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不断提升果品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公司+农户”划片区管理,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做大做响绵竹猕猴桃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绵竹建成猕猴桃产业带8000余亩,采用科学的培育技术和网格化管理方式,推进猕猴桃种植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产出红心、黄心优质猕猴桃近10000吨。目前,全市猕猴桃已进入收获期,预计单产、价格同比提高10%—20%,猕猴桃产业总产值将过亿元。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事,绵竹不仅在产业发展上谋篇布局,还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大事小事,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在九龙镇双泉村,经过“厕污共治”示范点建设,农户厕所粪污和其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变得清澈,实现达标排放。走进村民陈达海的家里,厕所干净又整洁,地面墙面都贴了瓷砖,昔日的老式旱厕早已被冲水式卫生厕所取代。“实施厕污共治后,所有污水全部纳入管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变。”陈达海说,现在村里越来越漂亮了,他家也开起了民宿,日子过得更有盼头了。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近年来,绵竹市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由点及面、先易后难、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 37870户,新改建乡村公厕102座,建设农村“厕污共治”示范点55个,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乡村环境宜居了,乡村治理才能更有效。
  在九龙镇棚花村,党支部副书记万兴萍和院落长张祥富正在村民付龙贵家中拉家常,了解民宿经营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村的民宿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你们要在品质和服务上多花心思,才能留住更多的客人。”万兴萍叮嘱说。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棚花村把推进“党建+网格”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将全村2000多户村民分成43个院落,选配退役军人、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等担任网格员,构建起“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小组长+院落长”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常态化走访机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实现基层治理重心下沉、力量聚合。
  九龙镇党委副书记梁荣杰表示,该镇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使乡村发展充满活力,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群众生活幸福美好。
发布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