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让文明与美好随处可见
四川省德阳市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文章字数:2,132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明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近年来,德阳市委、市政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
  绵远河穿过德阳城,如绿宝石镶嵌城中,是为旌湖。旌湖两岸,绿意盎然,步道整洁;徜徉于德阳城中,随处可见公益广告牌,老巷“变身”网红街区,街道上造型各异的花草碰撞出极具观赏性的城市景观;城市中的爱心驿站里,环卫工和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正在休息……在四川德阳,文明的踪迹遍布在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已经融入每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建共享让城市更宜居
  近年来,德阳市在整治人居环境、优化城市面貌上,始终将创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用民生答卷提升城市文明温度。持续加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补短板、文化体育设施等民生项目建设力度,新增公共厕所、公办学校、幼儿园等,解决好老旧房屋改造、城市管网建设等城市提质工程,做好“平安德阳”建设等事关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大事,着力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随着一个个城市更新项目的施行,一个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的竣工亮相,德阳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成果上成效愈加明显。
  2022年,德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6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4.9%;绵远河八角断面水质由芋类改善至域类,十公里旌湖生态画廊、旌湖游船、旌湖观鸟彰显绿色生态园区之美,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
  自2015年德阳创建第五届文明城市以来,德阳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起点为民、过程靠民、结果惠民”创建理念,聚焦关键问题,精准施策发力,坚持把打“攻坚战”与“持久战”相结合,高质量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长效,以扎实的创建成果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发挥道德模范作用 引领见贤思齐社会风尚
  “刘春香是德阳市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的创立人,从事志愿服务24年,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累计3.6万小时,参与18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免费教授2000余名留守儿童舞蹈。”在德阳市优秀志愿者事迹展播(第四期)视频中,刘春香作为道德典范,其故事被广泛传播。
  在德阳,像刘春香这样的道德模范,还有很多:最美德阳人刘利,从事幼教工作23年,把青春和理想全部倾注在工作之中,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最美绵竹人贺献英与丈夫同行,全身心投入援彝工作,助力甘洛脱贫攻坚;第五届德阳市道德模范黄纯,一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同时照顾重病后康复的老母亲,还毅然支持丈夫去中江参与脱贫工作……
  2022年以来,德阳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典型示范、最美引领、新风宣传,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常态开展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全市涌现出全国、省、市道德模范84人、身边好人244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央视最受媒体关注孝心少年等19名。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德阳人’活动”,在全市寻找评选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在本行业本领域作出积极贡献、在生活上的表现感人体现良好社会新风尚等“最美德阳人”30名。
  厚植文明实践沃土 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
  陈立瑰上个世纪70年代在德阳市旌阳区东升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学校隔壁就是村里的敬老院,她经常带着孩子们在节假日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她的儿子鲁鹏也在这群孩子中,从此,助人为乐的种子,在鲁鹏的心中生根发芽。从1993年开始,鲁鹏主动地从母亲手里接过了看望老人的活儿,一个人定期跑起了敬老院,而这一跑,就是30年,直到2017年底,鲁鹏陆续送走了当年敬老院里的18名老人。
  为了帮助更多社会上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2012年,以鲁鹏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2016年,在德阳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多行业参与的“鲁鹏志愿者联盟”。2022年4月,德阳市鲁鹏志愿服务总队成立,成为74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共同的名字,志愿服务总队配置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危帮困8类常规志愿服务队伍,统筹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活动,德阳也实现了全市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
  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归根结底要落到文明实践上,而志愿服务则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2023年,来自德阳市的王利和三星堆志愿服务队分别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国最美志愿者”和“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德阳市共有5个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0个项目获评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涌现出一大批四川省“最美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先进典型,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支持率达98.6%。
  近年来,德阳市以罗江区、绵竹市2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先后建成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市96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纳入文明实践驿站,因地制宜打造“雷锋亭”“实践驿站”等72个文明实践特色阵地。2022年3月,德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100%全覆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贡献德阳力量。
发布日期: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