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写好“文旅融合”新文章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章字数:1,355
□申梨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今年以来,孝德镇紧扣绵竹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住发展集体经济的“牛鼻子”,通过党建引领树品牌、抱团发展强产业、创收增效促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绘出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画卷。
深挖特色
激发文旅互动大效益
拓印、上色、描线、点金……8月14日下午,在孝德镇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农闲堂”里,年轻画师徐守超正指导“小学徒”画年画;绵竹年画博览园里,来自成都暑期夏令营的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各个展区,一边了解绵竹年画故事,一边欣赏年画艺人现场展示木版年画的创作过程。
“平时农忙就种田,农闲时不仅可以来‘农闲堂’画年画,还可以在村里的游客中心当讲解员,既培养了爱好,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日子越过越舒心。”徐守超说,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的火热,年画村大力传承与发展绵竹年画,村民熟练掌握年画创作手艺后,不仅在家门口当起了画师,还吃上了旅游饭,有了增收致富的机会,日子越过越好。
“我们搭建了多元化的联盟平台,还建立‘公司+村民+订单’的生产合作机制,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委托村民生产,实行按单生产、按件计酬,实现公司降成本、增效益和村民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的‘双赢’。”孝德镇年画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晓燕告诉记者。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年画村依托深厚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将“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成功打造成年画IP胜地,串联起农闲堂、三彩画坊、轩辕年画、年画博览园等传习所(教室),开设年画培训班,挖掘人才潜力为乡村添活力,培养出了一批批有年画技艺的乡土人才,让非遗旅游在这里“活”起来。同时,通过观光旅游服务、主题产品生产销售、非遗研学体验等,把有“看点”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有“卖点”的发展效益,通过“艺人拿手艺换股份,村民拿积分换股份”的收益共享模式,让“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成为现实。
抱团发展
激活集体经济“新引擎”
去年以来,孝德镇年俗村通过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建设,跑出了一条“蝶变”之路。
8月14日下午,记者沿着射水河进入年俗村,只见川西别墅错落有致,与水月荷塘、小桥流水和绿色廊道相映成趣,如同世外桃源,满眼都是生机盎然的怡人景致。
民宿是年俗村的特色。“年俗·年舍”是由年俗村内一栋村级集体资产的闲置房舍改建而成。今年2月底,增设休闲庭院、书吧、木屋房,增添了民宿的“露营体验”。
临近傍晚,“年俗·年舍”庭院内,游客三五成群坐在宁静的大厅内品茗休闲。庭院里,孩子的嬉笑声不绝于耳,甚是惬意舒适。
打造民宿集群,才能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今年,在孝德镇党委政府统筹下,年俗村、毫照村共同出资250余万元,在年俗村打造“耘舍”精品民宿,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目前,‘耘舍’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与‘年俗·年舍’互为补充。”孝德镇党委副书记张伟介绍,孝德镇鼓励优质民宿品牌化发展,输出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打造更多优质的乡村民宿项目,助力孝德文旅不断“出圈”。
文旅融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孝德镇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文旅发展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年俗、年趣、年味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年文化度假体验区,持续擦亮绵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为构建文旅事业发展新格局作出孝德贡献。
今年以来,孝德镇紧扣绵竹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住发展集体经济的“牛鼻子”,通过党建引领树品牌、抱团发展强产业、创收增效促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绘出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画卷。
深挖特色
激发文旅互动大效益
拓印、上色、描线、点金……8月14日下午,在孝德镇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农闲堂”里,年轻画师徐守超正指导“小学徒”画年画;绵竹年画博览园里,来自成都暑期夏令营的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各个展区,一边了解绵竹年画故事,一边欣赏年画艺人现场展示木版年画的创作过程。
“平时农忙就种田,农闲时不仅可以来‘农闲堂’画年画,还可以在村里的游客中心当讲解员,既培养了爱好,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日子越过越舒心。”徐守超说,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的火热,年画村大力传承与发展绵竹年画,村民熟练掌握年画创作手艺后,不仅在家门口当起了画师,还吃上了旅游饭,有了增收致富的机会,日子越过越好。
“我们搭建了多元化的联盟平台,还建立‘公司+村民+订单’的生产合作机制,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委托村民生产,实行按单生产、按件计酬,实现公司降成本、增效益和村民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的‘双赢’。”孝德镇年画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晓燕告诉记者。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年画村依托深厚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将“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成功打造成年画IP胜地,串联起农闲堂、三彩画坊、轩辕年画、年画博览园等传习所(教室),开设年画培训班,挖掘人才潜力为乡村添活力,培养出了一批批有年画技艺的乡土人才,让非遗旅游在这里“活”起来。同时,通过观光旅游服务、主题产品生产销售、非遗研学体验等,把有“看点”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有“卖点”的发展效益,通过“艺人拿手艺换股份,村民拿积分换股份”的收益共享模式,让“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成为现实。
抱团发展
激活集体经济“新引擎”
去年以来,孝德镇年俗村通过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建设,跑出了一条“蝶变”之路。
8月14日下午,记者沿着射水河进入年俗村,只见川西别墅错落有致,与水月荷塘、小桥流水和绿色廊道相映成趣,如同世外桃源,满眼都是生机盎然的怡人景致。
民宿是年俗村的特色。“年俗·年舍”是由年俗村内一栋村级集体资产的闲置房舍改建而成。今年2月底,增设休闲庭院、书吧、木屋房,增添了民宿的“露营体验”。
临近傍晚,“年俗·年舍”庭院内,游客三五成群坐在宁静的大厅内品茗休闲。庭院里,孩子的嬉笑声不绝于耳,甚是惬意舒适。
打造民宿集群,才能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今年,在孝德镇党委政府统筹下,年俗村、毫照村共同出资250余万元,在年俗村打造“耘舍”精品民宿,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目前,‘耘舍’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与‘年俗·年舍’互为补充。”孝德镇党委副书记张伟介绍,孝德镇鼓励优质民宿品牌化发展,输出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打造更多优质的乡村民宿项目,助力孝德文旅不断“出圈”。
文旅融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孝德镇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文旅发展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年俗、年趣、年味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年文化度假体验区,持续擦亮绵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为构建文旅事业发展新格局作出孝德贡献。
发布日期:2023-08-18